在明朝永乐年间,红釉瓷器并非唯一的色釉瓷器,红釉瓷器并非只存在于永乐年间。这种以铜元素为呈色剂的烧造历史一开始在汉朝发现,但是由于烧制条件的限制,在低温环境下,铜元素并没有完全还原,于是便呈现绿色。决定红釉瓷器是否为精品的标准便是瓷器的成色。红釉瓷器的烧造难度与明朝同时期的其他瓷器来说难度更大,工序更为复杂,成品率更低,而且明代红釉瓷器的挑选标准如此严苛,再加上精品本就难求,红釉瓷器的身价倍长也就不足为奇。
(一)红釉瓷器介绍:
红色象征喜庆、欢乐和吉祥,它是中华民族很喜爱的一种颜色,如果将瓷器与红色融合到一起,那便是对中华民族文化内涵很好的诠释。青瓷、白瓷、粉彩、青花,中国的瓷器种类繁多。不同朝代的帝王对瓷器的喜好也有所不同,而有一种瓷器却一直被历代皇家贵族所推崇和关注,那就是红瓷。中国国家博物馆陈列有一件豇豆红釉太白尊,就是其中的代表,它小口微撇,红釉中散发着嫩绿斑点,腹部暗刻有三团螭纹。这件太白尊造型轻灵秀美,色调淡雅宜人,因釉面上点缀着深红色斑点,就象刚采摘的红豇豆的颜色,所以得名“豇豆红”。而且红釉瓷器真正成熟,纯正,发色稳定的红釉瓷器是明代初年烧制于景德镇的鲜红釉。嘉靖年间,又创制出用铁为着色剂的矾红釉瓷器。不过铜红釉为高温釉,铁红釉为低温釉。高温的红釉种类繁多。按照色泽来看,比较著名的有豇豆红、郎窑红,宝石红、霁红。
(二)红釉瓷器的特点:
1.红釉制品以色泽而论,宣德红釉有深、略深、浅、淡四种。深者色为黑红,犹如初凝的牛血,釉质肥厚,釉内气泡较多。略深者色浓艳,并伴有隐约显露的细小血丝状与小斑点。浅者釉色分外匀净,可与红宝石的晶莹相媲美。淡者呈现桃花般粉红色,俗称"桃花面"。而且釉面不滑,无桔皮纹
2.红釉器在口沿部位都有处然形成的一线白边,俗称"灯草口",只是宣德红釉瓷的白边没有永乐时期的白,略带青灰色,因此也有称之为“虾背青”的。红釉的积釉处显现青灰色,很厚的气泡密集,这是宣德红釉的时代特征。红釉是釉中铜元素在高温还原气氛下的呈色,这种高温铜红釉早就出现在唐代长沙窑,宋代钧窑和元代景德镇窑继续烧制,明代永乐、宣德时期,红釉烧造技术达到成熟,烧出的铜红釉鲜艳夺目,有“宝石红”之称。
3.红釉瓷器分里外全红和里白外红等品种,器壁上有的有线条暗纹,圈足内一般是白釉,有青花或暗刻楷书六字双行双圈款。铜红釉的烧制达到成熟阶段,不仅在数量上有明显的增加,而且较之永乐鲜红更胜筹,色调深沉、不流釉、不脱釉,被称为"宣红"。
(三)红釉瓷器拍卖纪录:
清康熙 豇豆红釉菊瓣瓶 80-120万 446万
清康熙 御窑豇豆红釉太白 200-220万 402.5万
清康熙 豇豆红釉柳叶瓶 320-420万 391万
清康熙 豇豆红釉印盒 30-50万 363万
清康熙 豇豆红釉镗锣洗 200-300万 338万
清康熙 豇豆红釉柳叶瓶 38-60万 322万
厦门伯得富展览服务有限公司
18159880283
中国 厦门